今天準備日本簽證材料時,因爲自己特殊的學籍身份,不得不以自由職業去申請VISA,徒增了不少麻煩。
閑暇之餘回想起自己爲什麽如此憧憬日本之旅,抛開那些一直接受文化輸出所耳濡目染的影響,站在現實中的日本的角度上來講,不得不提陪我從高一走到大一的一位up主——路旁的葉修。
這是我除了姥爺之外第一位關注的正兒八經的up主,乃至於後來關注的一系列在日vlog博主甚至是一些自己的生活記錄拍攝嘗試,都是直接受他的影響。
其實我向來也是對事不對人,和一些把up主當作idol的粉絲來説,我並沒有那麽關注作者本人。相較於「粉絲」這個稱呼,我僅僅只能稱作是一個「觀衆」。當初只覺得他拍攝的生活記錄能夠吸引我,我能從視頻中得到諸多感觸,覺得他的作品優秀的話,會使用諸如投幣的方式來表示支持。自然聯想到他好像很久沒有更新時,我隨手點開他的主頁看一看,才發現早在4月19日,他已經留下了自己即將回國的最後一條動態。我也想在轉發或者評論中像其他觀衆一樣説點什麽,但好像也説不完,最終促使了我寫這篇文章。
畢竟和刷時間跨度的諸君一樣,我整個高中,也是在他的視頻陪伴下度過的。高考假時早已定好要去一趟日本,可惜最終因爲某些原因沒有去成,於是計劃一直擱淺至今。當時還背負著高考壓力,而又憧憬著畢業假的我,就是這樣看著他路旁的日本,去感受他的生活。
之所以說我不是粉絲,大概是我連把所有期全部看完這項基本操作都沒完成。算下來,他的所有視頻我應該只看了七成左右。
最早只是一個二次元死宅的我,在首頁推送中看見秩父未聞花名的聖地巡禮,當時的我規劃的赴日路綫,就是各種聖地巡禮(這次真正的行程割掉了一大半,大概是真的老了吧),所以對這種視頻尤爲感興趣。
美景令人舒心,小哥哥的聲音很蘇,視頻氛圍很好。抑或是自己僅僅是因爲出場的妹子太多,和彈幕一起吐槽八卦,把它當作學余的娛樂作品了。基於這些原因,從那個時候就正式入坑了,記得當時產量也很高,平均一兩天就有一期。貼吧裏有人問「修哥的視頻到底是哪一點吸引人」,我也説不出個所以然。只覺得看著慢慢向前走的畫面,配著那首Guaranteed,心情真是舒暢到了極緻。
包括諸多介紹人文的内容,也讓我瞭解了不少新東西。
後來又跟著up主,關注了好多他的朋友,大致是同類型的作品,也許我就僅僅是想看看日本?但其他人的作品又始終覺得少了一環什麽,并沒有讓我這麽癡迷。
所以當up主在假期回了老家的時候,并非東京,而是南京的記錄,我還是跟著看了。
起初沒想到的是,回南京這部分竟是我共鳴最大的一部分,從而好感到達了巔峰。up主講起他的童年時,可能大家或多或少都有些共鳴,但當他提到這一塊由於大國企的衰落而變得蕭條時,我瞬間覺得有針紥進了心裏。這和故鄉的情況一模一樣。而我,一度是愛故鄉愛到不可自拔的程度。某些彈幕也表明,他們的經歷是一樣的,原來全國都有這樣的情況。國企的衰落,這也是時代的洪流吧。大概是我主觀地把up主認作了「同路人」,自此再也沒拉下過一期。
躺在我收藏夾裏面的,還有一期路旁的臺灣,臺中。這應該算得上後期作品了,那個時候up主已經是自己有了一家公司。真要讓我回憶起内容,景色什麽的都已經忘光。一直記得的是那位正能量的賣藝人,和兩位同事齊唱溫柔,讓五迷的我激動半天。而片尾的那一記擁抱,那一聲「要有夢想啊」,最終讓我決定加入收藏夾,它最終也成爲了高三那段日子的重要記憶。
最後再看來,在日本期間留下的多是讓我娛樂的梗一樣的東西。而真正最觸動我的兩次,一次在南京,一次在臺中。我本意確實只是來看看日本生活,但漸漸發現葉修有他獨特的人格魅力,所以當遲到一個多月才看見那條動態時,立刻生起來一種惋惜的感覺。
不過整件事的來龍去脈起於日本,也終於日本,Guaranteed的旋律也伴隨著我心態的次次改變,那就取題Into the Tokyo,別有趣味。
多説無益,點到爲止。
青山綠水,後會有期。
2020.9.10:剛在 Google Analytics 上發現在過去90天内「路旁的葉修」這個 tag 莫名點擊量很高,才得知自殺一事,RIP。